《教育·大家说》——不一样的关爱,不一样的留守

《教育·大家说》——不一样的关爱,不一样的留守

日期:2022-03-30 15:45:00 来源:本站 浏览:1775次


第九届四川宣传关心下一代新闻佳作

参评作品推荐表

 

作品标题

《教育·大家说》——不一样的关爱,不一样的留守

推荐单位

省关工委融媒体中心

作 者
(主创人员)

胡丰、任夏平、朱世恩、蹇可林

编 辑

李茂、王晋荣、

谢孟君、钟静

刊播单位

四川关心下一代在线

首发日期

2021年11月9日

刊播版面
(名称和版次)

“川关在线”APP《大家说》

作品字数
(时长)

39分49秒

作品评介
(120字以上)

该作品围绕党中央关于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决策部署,做好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主线,选取了由宣汉县关工委牵头,在三河学校、清溪宏文校、新红中心校开展创办的“留守学生周末假日寄宿学校”试点工作为样本,从实地考察、学生走访,到故事选取、细节打磨,以第一人称为视角展现宣汉县关工委、学校如何通过“周末假日寄宿托管关爱”工作来呵护留守学生健康成长,反映了基层组织开展宣讲活动的创新思路和关爱成效。

采编过程

通过学生采访、面对面专访、现场专家点评等形式,挖掘了留守故事、直击了“四个故事”宣讲活动的热烈现场,呈现了“留守学生”对“周末假日寄宿学校关爱行动”的倾情讲述,而后获得激烈反响、效果显著的感人瞬间。

社会效果

该作品为关心下一代工作“关爱留守儿童”的主题宣传之一,引起了县关工委、县民政局、教科局、县人社局等部门的高度重视,听留守学生讲述“不一样的留守、不一样的关爱”故事,取得了“四个满意”的初步效果,为促进积极探索留守学生周末假日寄宿学校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的有效实现形式引发思考。

领导签名:                                 (推荐单位盖章)

 

 

2022年  月  日

超长作品特别推荐,总编辑签字:


《教育·大家说》——不一样的关爱,不一样的留守

《教育·大家说》——不一样的关爱,不一样的留守

http://app.zkdz.net.cn/application/fcvideo/ share_h5/video.html?video_id=437



为留守孩子和外出农民工撑起一片蓝天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做好留守儿童关爱工作,宣汉县关工委主动牵头,会同县民政局、县教科局、县人社局、团县委等部门,通过调研考察、学习经验,凝聚上百名教师的无私奉献,围绕留守学生“周末假日寄宿托管关爱行动”,在宣汉县三河学校、清溪宏文学校、新红学校开展创办留守学生周末假日寄宿学校试点工作。

“我们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开展“学业辅导+品德德育+兴趣培养+心理辅导+亲情关爱+扶弱助困+社会实践”等关爱活动,让周末假日寄宿的留守儿童在呵护中健康快乐成长。”宣汉县关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道,每个周末假日寄宿学校每周都至少配备八九名工作人员,形成“童伴妈妈+教师志愿者+五老人员+爱心人士”参与模式,不仅开展日常活动,还充分依托学校丰富的红色资源对留守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根据县关工委、县民政局、县教科局、县人社局、团县委印发的《宣汉县留守学生周末假日寄宿托管服务试点工作指导方案》,学校围绕留守学生“周末假日寄宿托管关爱行动”,建立了寄宿留守学校安全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陪伴辅导教师考核制度、工勤人员考核制度、寄宿学生守则等制度,做到了留守学生事事有人管、人人有责任的运行模式和管理机制。

宣汉县学校留守儿童关爱试点工作,通过既“托”又“管”的方式,使在校的每一个留守学生在周末假日得到关爱,真正契合了中央乡村振兴和省委关爱农民工的战略部署。关爱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服务农民工在外安心创业,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学质量和声誉,进一步提升政府形象的民生实事、民生大事!

 

“四个故事”传递“不一样的关爱,不一样的留守”

作为劳务输出大县,宣汉县共有132万人口,常年外出务工人员达28.5万,超过总人口数的1/5。没有父母在身边,3万余名农村留守儿童得到了来自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关心关爱,但有一部分留守儿童特别是父母均外出务工,在家的组辈年事已高无力照顾的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安全等仍然是外出务工父母最忧心的事。

为了做好这部分留守儿童的关爱工作,根据省关工委办公室和省民政厅儿童处的推荐,宣汉县关工委前往资阳市雁江区考察学习“童伴童村项目”和“童伴之家”的做法经验。回来后,在开展“童伴之家”建设试点调研之中发现:宣汉县作为盘周山区大县,农村人口居住相对分散,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依托村(社区)建设“童伴之家”存在场地难找、师资难找、留守儿童难聚等问题。同时在调研中他们还了解到本县三河学校“以稳定生源为目的”创建了周末假日寄宿学校,便迅速前往实地考察,在考察中大家一致认为利用农村中小学校已有的积极性和已有的师资、校舍、场地、器材等资源优势,对父母均外出务工,祖辈在家无力照料或有其他特殊困难的留守儿童开展周末假日寄宿托管关爱活动完全可以做到事半功倍。随后,县关工委主动牵头,会同县民政局、县教科局、县人社局、团县委等部门,选择县城周边的三河学校、清溪宏文学校、新红学校开展创办留守学生周末假日寄宿学校试点工作。

据县关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清溪宏文学校不仅开展日常活动,还充分依托学校丰富的红色资源,开展了“讲好红色故事,继承先辈遗志、立志读书报国”主题活动,让每个寄宿学生都能讲好王维舟3-4则红色故事,并给来校参观的人员当解说员。新红学校和三河学校还将寄宿学生带到巴山红军公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各学校还利用端午节指导学生包粽子,每个月的中旬为该月过生日的留守儿童举行了“在阳光下成长、在关爱中长大”为主题的生日party,让孩子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组织寄宿留守儿童分批次参加助厨活动,让留守学生在助厨中参加洗菜、洗碗、收拾餐具等,还利用端午节指导学生包粽子,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劳动观念。“让我更开心的事是加入这个大家庭后,我每天都很充实快乐。在老师带领下,我们去登山、去爬万步梯;我们第一次过集体生日、一起学做饭、一起过节;我不用再放学踏上十五公里路、害怕天黑害怕孤独。”宏文学校特殊困难留守学生王涛说。

“创办周末假日寄宿学校是关爱留守儿童、扶弱助困的重要创新举措,契合了留守儿童的需要、外出家长的需要、学校的需要、党和政府的需要,从目前试点情况看,主要收到了‘四个满意’的初步效果。”县关工委执行主任张宗昭说。今年春季,曾在宣汉双语学校读书转入新红学校八年级的王粒梨,周末和老师同学在一起,丰富的校园活动和融洽的集体生活,让他不再孤单。王粒梨说,“这里各科老师都很关心我,特别在周末,还免费辅导落下的课程,我学得也很轻松,一期下来,我的学习成绩从转入前的420分提升到了630分,初三毕业我很有信心考入宣汉第二中学。”

学校留守寄宿学生的寝室都是上下层钢架床,铺盖叠放有序,有洗漱间和卫生间、公共淋浴室;厨房干净整洁、餐厅宽敞洁净、菜肴鲜香可口,活动阵地桌椅舒适,墙壁色彩温馨;童伴妈妈及陪伴辅导老师和蔼可亲……这些条件的改善经费从哪里来的?童伴妈妈、辅导老师的积极性如何调动呢?据三河学校校长朱红介绍,各试点学校的寄宿环境改善、活动阵地建设是县关工委向浙江定海慈善会和中石化普光分公争取资助一部分,县民政局也挤出了资金支持一部分。我们各学校自己还挤出部分资金增设了浴室、洗衣间、洗衣机、凉衣房、厨房、餐厅等设施,为留守学生创造了舒适、安全的住宿生活条件。三河学校五年级一班的留守学生唐爽说道:“我在三河学校收获了成长,我知道,学校也在默默地奉献着。知道我们夏天热,给我们盖了浴室,知道马上入秋,衣服变厚,怕我们洗不动衣服,给我们购置洗衣机,知道我们正在长身体,需要营养,每顿饭都有肉,知道我们需要寄宿,把教师宿舍改成学生宿舍还买了新床,知道我们需要运动,给我们添置运动器材......”

清溪镇宏文校九年级六班的王江说:“仙人指路,开局时,第一步兵三进一或兵七进一,因一子当先,意向莫测;起马局,马二进三,开局跳马,可多领先对方多得两兵获胜;海底捞月,将车炮或车兵直逼对方底线,迫使对方将帅离开中路...从‘手机控’到‘象棋迷’,我很庆幸在寄宿学校遇到改变我人生轨迹的三个人。”学校根据周末寄宿学生年龄特点,采取“按学段、按学科、按小组”的原则实施周末假日辅导。教务处结合校情、学情,设置了活动课程、课程表、作息时间表。每周星期六、星期日上午为学生完成作业时间,并由陪伴教师进行辅导、督促完成,让他们周末学习得到保障,下午为学生动手操作时间,开展了剪纸、泥塑、棋艺、贴画、舞蹈、球类运动、劳动技术、经典诵读等兴趣培训活动。寄宿生根据自已的爱好特长选择喜欢的一个或几个活动,积极参与,既愉悦了身心、又提高了各项技能,让他们兴趣爱好得到了培养,确保了留守学生全面发展。

 

不一样的留守,成长之路——讲述人:王涛(清溪宏文学校)

大家好,我是来自清溪宏文学校,八年级七班的王涛。

其实我不是一个幸运的人,五岁半,我爸爸就永远离开了,在他临终时,他拼尽最后一口气说:你一定要好好学习。而妈妈也因爸爸的离去不辞而别。在我最无助时,爷爷站了出来,他说:“咱爷孙俩,好好过”。

我慢慢的在长大,爷爷的身体也一天不如一天。我越来越担心,以后我该怎么办?家中长辈们跟我说: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不要多想,勤奋学习就好。到了初中,我比以前更成熟了些,懂事了些,能节俭的尽量节俭。因为,我知道家庭并不富裕。但我最害怕的事情还是发生了,一天我在上课,老师突然告诉我:“王涛,你出来一下。”我的爷爷走了,爷爷的离去很突然,我知道,他想看到的是一个努力学习,节俭又善良的好孩子,而不是一个对社会无用之人,他希望我天天开开心心。虽然贫寒,但一定不要气馁。

转眼就冬天了,我最不喜欢的季节时候又来了。一天,好心人士和关工委领导、叔叔阿姨们送来了温暖,为我们留守儿童捐赠了“温暖包”,我的心暖暖的,也备受鼓舞,我当时就想:以后我也一定要做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由于我的情况特殊,校长和学校领导为我免除了生活费、以前的学费和其他的费用。帮助我解决了温饱问题,这下我也终于能花更多时间和精力在学习上。

由于之前欠下的功课太多,我一直成绩不理想,需要慢慢的补回来。但是今年有的新的转机,学校开办了童伴之家,解决所有留守儿童的寄宿和学习问题。周末有专门的辅导老师为我们免费的补习以及照顾我们,我的功课也慢慢的一点一点进步。

让我更开心的事是加入一个大家庭后,我每天都很充实快乐。在吴老师带领下,我们去登山、去爬万步梯;在老师的组织下,我第一次过群体生日、一起学做饭、一起过节;也在学校的安排下,我不用再放学踏上十五公里路、害怕天黑害怕孤独。

如果说家庭的变故 让我失去了温暖与爱,那么政府学校和社会又让我重获暖意。我埋头学习,在老师的帮助下,我的学习终于取得了巨大进步,从原来的倒数到现在的全班第二。但这远远不够,我也想成为一个传递温暖的人,成长为社会、为国家作出一番贡献的人。

 

不一样的留守,源于内心追求——讲述人:王粒梨(新红中心校)

大家好,我是来自新红中心校的王粒梨,今年我初三了。

今天我想讲一讲:我的和我母校的故事。我是转校生。可能别人都是往城里转学,而我是从城里转回来读书。这所学校其实我的母校。

我小学都是在新红中心校读的,我当时成绩还不错。到了小升初时,好多身边的同学都去城里念书了,所以家里人也把我送去读。于是,初一时我开始了一段不一样的生活。城里的班级是大班制,一个班五六十个人,同学们都挺外向活泼,一到下课开始各种嬉闹活动。但是我有点手足无措,不知道和她们说什么、玩儿什么。那段时间,下课时只有我一个人自己玩儿,可能写写画画、也可能发发呆。

就这样,孤单的日子我熬过了好一阵,其实我也很需要朋友。我开始有意去记住每个人的名字、她们喜欢谈论的事、悄悄看她们玩儿。终于,一切都有了转变,开始有同学邀请我一起跳绳儿了,谈天说地也会把我拉进去,就连逛街也会把我带上。我十分重视这份来之不易的友谊,我那时满脑子都是想着:真好,我有一群朋友。

满怀期望的家里人以为我在乡下读成绩都这么好了,去城里肯定更是名列前茅了。没想到,这个学期后,我的学习成绩下滑得非常厉害。亲戚、村里人都来打听我的成绩,我的家人一概回答“她现在不行了,成绩很差”。这些话像一根根刺一样扎向我,我觉得好难受。我开始怀疑自己,这一年我到底在做什么?我到底想追求什么?看着和我同村的人,都考上了很好的高中,其实我心里非常羡慕。我才明白,这不才是我真正想要的吗?还有两年,再不抓紧时间,也许我没机会了。

于是,我做了一个决定。一个全家人都不支持我的决定——我要转回乡里读,回到母校。那时没有一个人能理解我为什么“想一出是一出”,只有我自己知道:只有远离城市喧嚣的母校,才是最适合我沉下心去读书学习的地方。爸妈不同意,我就曲线救国,说服村里人,让他们去劝说我爸妈。此时,得知母校开始开展留守学生周末假日寄宿制学校,爸妈开始动摇——把我托付给学校,也许更让人放心。

于是我回到了这个山青水秀的地方,心也变得不再那么浮躁。小班制的安排,老师对每个学生无论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上更加关怀。

老师知道我的情况和想法后,经常鼓励我:一定能进步把落下的补回来。平时一有问题,我主动问老师、很快就能得到解答。不仅如此,一到周末,还有老师专门免费辅导我前面落下的课程。假期我没有回家,我要向爸妈证明:我选择回到这里的决定,是正确的。于是,我沉下心、憋着一股劲儿,每天放学后我就在教室上自习学到九点多。很快,一个学期,我就证明了自己,我从转学前的420分提到了630分。

最后,感谢母校,感谢老师,也感谢曾经的自己。今天我站在这里,我要向过去那个迷茫胆怯的自己说:再见!现在的我,目标对准宣汉最好的高中,我会抓住现在的每分每秒、珍惜当下的此时此刻,勇往直前!

 

不一样的留守,缺失与呵护——讲述人:唐爽(三河学校)

大家好,我是三河学校,五年一班的唐爽。以前的时候,我在外地的学校胆小怕生,表达能力差,甚至连交朋友的能力都很差。最难受的是我成绩也很差。

当时在外地,每当我回到家,发现家里的大人都没在家,有的上早班,有的上晚班。大多数都是上早班的妈妈接我放学,可是每当我到家写完作业无聊的时候,想找正在休息的妈妈聊天玩耍,得到的不是温柔的回应而是一顿臭骂,而爸爸,我就更不敢打扰他了,因为他要上晚班,我知道爸爸妈妈工作辛苦,我只有一个人无聊的打发时间。

后来,我们搬回四川,我来到三河学校,我自己就想留宿了。刚转校过来时,成绩虽然不是很好,但是在同学和老师的帮助下,我的成绩一点一点的上升,从三年级到五年级的过程中,我交了很多很多的好朋友,胆子也逐渐大了起来,语言和成绩就更别说了。

虽然我已经有三年没见过爸爸了,而且也有两个月没见过妈妈了。但是,每天我都能和我最好的朋友一起,一起吃饭,一起睡觉,一起打闹,晚上一起说悄悄话,白天一起学习,休息的时候一起打扫卫生,我觉得学校里的老师和同学就是亲人。

我最喜欢和好朋友一起打扫卫生了,有一次,我不小心把毛巾的水挤到了她的背上,她大叫了一声:啊!好凉啊!于是我们就拿毛巾当“玩具”,在宿舍里玩了起来。有时候不仅拿毛巾来打闹,我们还拿毛巾玩起了滑滑板——我们会把毛巾放在地上,然后跪上去,或者蹲着站上去,让好朋友拉着我们走,再用些力,还能直接漂移,经过了长时间的训练,我们滑板没练得怎么样,宿舍里的地却干净了很多。

我在三河学校收获了成长,我知道,学校也在默默地奉献着。知道我们夏天热,给我们盖了浴室,知道马上入秋,衣服变厚,怕我们洗不动衣服,给我们购置洗衣机,知道我们正在长身体,需要营养,每顿饭都有肉,知道我们需要寄宿,把教师宿舍改成学生宿舍还买了新床,知道我们需要运动,给我们添置运动器材。

在这所学校,不论是老师还是同学都宽容,大方,温和。在三河学校,我真的不再感觉孤单。有一次妈妈突然问我:寄宿好不好?不好就把我接回去。我心想:怎么不好呢?在学校里,没了孤单,没了害怕,没了无聊,多了开心快乐,多了朋友,多了温柔的老师。特别在周末课内活动,课外活动劳逸结合,可以吃水果,打篮球、羽毛球、下象棋。这些是在家里都做不到的。

这就是我的学校,我最喜欢的三河中学。最后我要感谢学校,感谢老师,感谢我的好朋友们,希望我们永远都能开心快乐的成长。

 

不一样的留守,唤醒理想——讲述人:王江(清溪宏文校)

我是来自清溪镇宏文校九年级六班的学生,我叫王江,今年15岁了。

其实我之前很皮的——从来不操心家里什么事,总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而手机是我最好的玩儿伴,拿起来就放不下。

直到我来到这里,一切都发生了变化。

我遇到了三个改变我人生轨迹的人。

第一个人是让我与这里结缘的彭老师,彭老师知道我爸妈都不在身边,我是和爷爷哥哥一起住的。她说:你想不想加入一个大家庭?那里的孩子跟你差不多大,你周末可以选择在学校寄宿,有球类、棋类、书法、手工好多兴趣课,还有老师帮助你作业辅导,学校还会开展各种活动。

当时的我特别有点心动,加上我对手机已经很上瘾了,一天可能要玩六七个小时,早早戴上了眼镜。我在想要不试试?我也很想改变我的生活,改变自己。

于是,我加入了童伴之家,开始了一段全新的人生旅程。

第二个人,我们亲切的称她为王妈妈。王妈妈是负责照顾童伴之家所有学生,教会了我许多本领。我不会家务活,更不会做饭,对时间更是没有概念。还记得第一次洗衣服时,看有的同学熟练的洗洗刷刷时,我都傻眼了。我不知道从何下手啊,在一旁手足无措的我和其他几个同学,眼睛学会了,但手却没有学会。王妈妈便一遍遍的教起我们来,直到我们所有人都学会。王妈妈对我们的关心远不止这些,她会帮我们班女生洗头,看着我们把饭一口口吃完,督促我们早点睡觉,每天晚上都会到我们寝室里来看看。我的手机也一直由王妈妈管着,渐渐的,手机好像也变得可有可无了起来。在我眼里,她是一位万能妈妈,她总知道我们怎么想的、什么不会、甚至我一动歪脑筋她也能立马给我揪出来。感谢我的万能王妈妈,让我学会自立自强。

第三个人,是我的最崇拜的万老师。

学校的课程特别丰富、五花八门,因此我培养了许多的兴趣爱好。国粹象棋是我在这里学习的一项新技能。我特别崇拜万达勇老师,因为他下象棋可以操控棋局,即使处于劣势,他依然可以反败为胜。当我拿到棋子时,一切都变得活了起来,每一步我都格外谨慎,每一步我都得深思熟虑才下子。

仙人指路,开局时,第一步兵三进一或兵七进一,因一子当先,意向莫测。

起马局,马二进三,开局跳马,可多领先对方多得两兵获胜。

海底捞月,将车炮或车兵直逼对方底线,迫使对方将帅离开中路。

象棋当中有许多很深的奥妙,我非常开心,现在象棋也逐渐成了我的爱好。而手机瘾,不存在!我现在是:象棋迷!

之前,我总说,我是一个平平无奇的小男孩。现在我觉得我也能做许多不平凡的事儿。现在的我,学会了独立,自律,坚持,许多好品质、好习惯,而现在手机对我来说不是诱惑了。我也取得了现在年级前十的好成绩,感谢童伴之家。

今年初三的我将奋进学习,做一只逆争上游的飞鱼,听闻老师讲今年一些高中会进行改革。我会把握住这次机会,为宏文学校争光,为家庭争光,为自己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