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燕飞:晚年“芳华” 绽放在高山深林之中

日期:2021-04-20 18:01:00 来源:本站 浏览:17910次


第九届四川宣传关心下一代新闻佳作

参评作品推荐表

 

作品标题

张燕飞:晚年“芳华” 绽放在高山深林之中

推荐单位

雅安市关工委

作 者
(主创人员)

杨天云 、邓莹

编 辑


刊播单位

《关爱明天》杂志

首发日期

2020年第8期

刊播版面
(名称和版次)

作品字数
(时长)

2253字

作品评介
(120字以上)

    退休老人张燕飞号召五老志愿者组成“学雷锋志愿服务队”多年来持续开展捐助、送爱心活动,惠及25000多名贫困村民和青少年。不求回报、不忘初心,用爱和希望浇灌孩子们的成长之路。把助困助残、关心困境青少年当作快乐,为精准抚贫、和谐石棉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采编过程

为了解张燕飞“学雷锋志愿服务队”活动开展情况和张燕飞本人对爱心事业的态度和想法,作者跟随张燕飞多次去到乡村组参加捐助活动,并且通过和张燕飞本人交谈、受助对象采访、跟踪记录的方式进行采编。

社会效果

    通过一名普通退休老同志老年开展爱心事业的报道,弘扬宣传正能量,此类新闻的报道,会让更多地人了解和参与到爱心事业中,让更多的人关心困境儿童,让此类孩童更多地感受到党和社会给予的关心关爱,健康成长。

领导签名:                      张必达           (推荐单位盖章)

 

 

2021年  月  日

超长作品特别推荐,总编辑签字:


张燕飞:晚年“芳华” 绽放在高山深林之中

 

来源:关爱明天      发布时间:2020/8/18 11:21:37 

 

 

/图  通讯员 杨天云  邓莹

   

“一切为了下一代”。为了特殊的困境青少年们,希望社会更多的人加入这爱的事业中。张燕飞,雅安市石棉县一名年过花甲的五老志愿者,用夕阳余热的光辉、老骥伏枥的热血,用责任、奉献谱写了一曲充满希望的关爱之歌,笃定选择、不忘初心,关爱之路、永不言悔!

    

“山里的孩子读书不容易,我们就是尽点绵薄之力,帮助贫困学生解决一点实际困难”,2012年,石棉县关工委副主任张燕飞出于一颗朴素的善心,号召了一批志同道合的五老志愿者组成了一支“学雷锋志愿服务队”。累计开展捐助活动366次,发送爱心物资28.3万余件套,资金9.3万余元……八年来,他心系我县“五失”青少年,躬身志愿服务,从全国20多个省市募集物资,不惧酷暑严冬,车拉人背的方式送爱心物资,到过莽莽林海的深山农村,跋涉过海拔2000多米的少数民族高山地区。他带领“学雷锋志愿服务队”走遍全县12个乡镇,还有周边汉源、甘洛、冕宁、九龙、泸定等县的部分贫困山村和少数民族村寨,惠及25000多名贫困村民和青少年。

 

 

扶贫助困送温暖

    

家住石棉县新民藏族彝族乡海子村的村民日海不都子,2014年被查出身患渐冻症,家中有三个年幼的孩子。日海不都子患病后,这个家庭就断了经济来源。由于他家属于美姑县自主移民,户口尚未落户到石棉县,无法在县享受到国家扶贫政策。得知情况后,张燕飞多方走访联系,一番曲折终为日海不都子解决了低保问题,并多次组织志愿者先后为这个贫寒的家庭送去衣服、化肥、农具、玉米良种等物资,联系爱心人士为这一家捐款7千余元。在农忙时节,他还组织爱心志愿者到日海不都子家帮忙做农活。

    

擦罗彝族乡晏如村三组有个彝族学生鲁超,家在高山上居住,种植售卖洋芋是一家唯一的生计来源,家中两个姐姐,先后考上西南民族大学在读,2017年鲁超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石棉县中学。一时间,兄妹三人的学杂费压垮了这个本就收入微薄的家庭。张燕飞得知情况后,多方联系,最终联系上一位爱心人士长期资助他的学习生活直至鲁超大学毕业。期间,他又带领服务队多次为姐弟三人送去衣物以及学习和生活用品等。

    

张燕飞帮扶的困境青少年很多,残障学生也是他重点关爱的对象。

    

石棉县美罗乡方元村六组的万怀福,先天性聋哑,就读雅安市第一特殊教育学校,他身残志坚,不仅学习功课样样优秀,还颇有美术造诣,他的美术作品《美丽新小区》、《美丽风景》分别获得雨城区教育局书画比赛一等奖、雅安市第一特殊教育学校特等奖荣誉称号。由于身体残疾,就读时需要有人陪伴学习,万怀福的外婆便在校外租房陪伴。这一家五口人的所有支出全靠其父亲在外打工来维持,生活过得紧紧巴巴。

    

然而,雪上加霜的事情发生了,2018年母亲万永凤被查出身患尿毒症,随之而来就是不堪承受的高额的医疗费。张燕飞先后多次上门看望慰问了解万怀福家庭情况,同时送去衣服、鞋子、大米、食用油、学习用品和慰问金。他通过县关工委出面协调,落实了万怀福一家五口的低保问题,解了这个家庭的燃眉之急。

 

助学育人托朝阳

    

还有新棉镇联合小学三年级学生彭佳慧,刚出生母亲便去世了,后来,父亲重组了新的家庭后,对她不管不顾,只有靠年事以高的奶奶打工供她上学。母亲的离世和父亲的冷漠,一度让这个小姑娘内心十分自卑、消沉。张燕飞多次对她进行爱心慰问和心理疏导,鼓励她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努力学习。张爷爷的热心和耐心,让这个孩子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温暖和力量,通过他的帮助,彭佳慧学习成绩从全班37名,提升至年级第2名。

    

新棉镇城北村彝族村民铁则吉莫、安顺彝族乡麂子坪村彝族村民马查不莫、草科藏族乡农家村彝族村民候次古莫,都是来自凉山州和甘孜州的自主移民,三人家庭皆是丈夫去逝,独自抚养多个孩子的单亲家庭,生活困难。张燕飞带领服务队志愿者和爱心人士多次为她们送去衣物、物资和学习用品。这些爱心人士真情深深打动了执拗的老彝族同胞,候次古莫的父亲用一口不太流利的汉语说:“我的三个外孙虽然失去了父亲,但是共产党就是他们最亲的亲人。”越西县自主迁移户木色木乃家庭,四个孩子的母亲六年前病故,他本人因病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几年来张燕飞带领五老志愿者,坚持不懈地按月送去生活物质和学习用品。为一次又一次到教育局、镇政府和各中小学解决了孩子们的上学问题。

 

 

坚守初心不忘本

    

张燕飞出生军工家庭,1950年父亲参军,1953年转业就在重庆市里的296兵工厂。父亲经常教育他“做人要懂得感恩不要忘本,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毛主席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做事要坚守,不要半途而废。”回顾张燕飞成长的轨迹,家庭的方寸沃土和党恩的阳光雨露浇开了他这朵永不凋谢的公益花蕾。

 

在职时,兢兢业业,退休后,他尽情挥洒做公益的汗水,八年如一日,从事着“学雷锋”志愿活动,把助困助残、关心困境青少年当作快乐,不求回报。为精准抚贫、和谐石棉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2017年他被石棉县政府评为“优秀老年志愿者”、2018年被评为“四川省十大最美老人”,他将所得的1300元奖金全部捐助给需要帮助的贫困孩子。他说:“我也只是社会中一个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人,这么多年一如既往地坚持做志愿服务,不是想证明我有多高尚,只想用自己的绵薄之力,让在困境中的孩子们感受到温暖,勉励他们排除困难,努力学习,希望日后等他们有了出息和能力也能将这份雷锋精神传递下去,这样我就会觉得我所做的事有意义。”

 

其实这样的爱心行为还有很多很多,为将爱心传递出去,张燕飞每次完成爱心活动,便会用图片和文字记录下来。他说:“希望自己能牢记初心使命,永远铭记肩上的责任,一如既往地带领团队作好学雷锋志愿服务,用爱和希望浇灌孩子们的成长之路。”

 

关爱心语:山里的孩子读书不容易,我们就是尽点绵薄之力,帮助贫困学生解决一点实际困难。希望自己能牢记初心使命,永远铭记肩上的责任,一如既往地带领团队作好学雷锋志愿服务,用爱和希望浇灌孩子们的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