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江区关工委精准帮扶写新篇:携手“N+1” 相约在春天

日期:2021-05-06 15:31:00 来源:本站 浏览:2755次


第九届四川宣传关心下一代新闻佳作

参评作品推荐表

 

作品标题罗江区关工委精准帮扶写新篇:携手“N+1” 相约在春天推荐单位德阳市关工委
作 者
(主创人员)
肖琦编 辑
刊播单位 关爱明天杂志首发日期2020年5月
刊播版面
(名称和版次)
聚焦-热点作品字数
(时长)
2194
作品评介
(120字以上)
2016年以来,罗江区关工委把助力脱贫攻坚作为关心下一代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立足区情,着眼青少年特别是特困青少年的所需所盼,广募关爱基金,深入持久实施特困儿童“N+1”工程。4年来,该项目的持续实施让困境青少年们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关爱与帮扶,也赢得了党政领导和群众的赞誉。
采编过程收集整理近年来帮扶工作的开展情况,并与五老志愿者进行沟通对接,入户回访部分困境青少年。
社会效果让社会各界了解关注到特困儿童帮扶项目,并长期帮扶30余名困境青少年。

领导签名:                                 (推荐单位盖章)

 

 

2021年  月  日

超长作品特别推荐,总编辑签字:


罗江区关工委精准帮扶写新篇:携手“N+1” 相约在春天


小晨出生于德阳市罗江区调元镇花龙村,这个年仅10岁的女孩成长经历充满了坎坷。父亲在她是襁褓婴儿时,因车祸去世,母亲离家出走,年幼的她、奶奶和一个有智力障碍的大伯相依为命。去年6月,小晨从头到脚都长满了红疙瘩,经检查,小晨患上了罕见遗传疾病——结节性硬化症,这个病使本就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

像小晨这种情况的特困孩子在罗江并不是孤例,还有的或是事实孤儿、或是身患重病、或是家庭面临重大变故,生活的重重磨难让他们的成长艰辛、苦涩。为了精准帮扶这些特困青少年,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罗江区关工委立足实际,充分调研,创新实施特困儿童“N+1”工程,通过联合教育、民政、团委、残联、人社、卫健、乡镇等单位,共同开展“N+1”(多对一) “助学、助困、助孤、助残、助业、助医”六助工作,帮助困境孩子们重拾生活的信心。去年8月,小晨便被纳入了区关工委第四批特困儿童“N+1”工程的帮扶对象,并一直得到民政、卫健等部门的关心与关注。

 

“撒花椒面”到“精准聚焦”

 

2018年5月,一封感谢信寄到了区关工委办公室,来信的是武汉科技大学学生小芳。小芳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务农是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后来父亲不幸患病去世,家里的所有重担压在了母亲一人身上。在她最孤独无助的时候,是区关工委了解到情况,把她纳入关爱工程,帮助她重返校园继续学习。“是你们在我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援手,帮助我完成了高中阶段的学业,帮助我打开了大学之门……”,小芳在信中说。

 

小芳是首批享受特困儿童“N+1”精准关爱工程的贫困学生,早期区关工委多是“撒花椒面”式的帮扶,在节假日开展集中慰问、赠送学习用品、发放慰问金……如何找准关爱帮扶的最大公约数?精准帮扶更多特困青少年?区关工委开始了自己的探索之路。

 

2015年起,罗江区关工委瞄准靶向,先后入户走访10个乡镇100余个村(社区)200余名困境青少年家庭,广泛开展调研,经过充分研究讨论,2016年9月,制定印发了《“明天工程”特困儿童“N+1”工程实施方案》,形成了基层申报,区关工委入户调查核实、会议审定、因人定标、回访评估、持续发力的精准帮扶流程,建立起了全区“五失”青少年和特困青少年动态帮扶台账。

 

截止2019年底,经过基层关工委的详细摸底及动态更新,罗江区摸排出“五失”青少年80名,特困青少年47名,精准帮扶困境青少年31名,对困境青少年真正实现了台账管理、动态追踪、精准聚焦的转变。

 

“单打独斗”到“共同推动”

 

“我们村有2个娃娃家里贫困,1个是残疾儿童曾小瑞,1个是潘小雨,他们分别享受了低保政策、特困儿童政策……”,去年11月,区关工委在白马关镇调研时,合圣村党支部书记、关工小组组长曾君辉介绍。几年前,罗江区特困儿童“N+1”项目实施之初,一些乡镇、村(社区)关工委干部根本不知道辖区困境儿童情况,甚至个别反馈没有需要关爱帮扶的特困孩子。而现在关工干部不仅对困境青少年情况“一口清”,还主动摸排、申报、帮扶困境儿童。

 

新盛镇老君村的小美、小丽这对姐妹便得到了多个单位的帮助与关怀。两姊妹今年分别14岁、12岁,现读初二,父母无固定收入,家庭困难。因为是非婚生子,两姊妹一直未能上户口,这种情况下,就无法享受有关的帮扶政策,随着她们渐渐长大,甚至面临了无法上学的窘境。去年4月,镇村关工小组在得知情况后,一方面向上级关工委汇报情况,一方面积极与法院、乡镇派出所协商上户事宜,联系有关部门上门服务进行DNA鉴定。区关工委迅速行动,于同年4月20日对两姊妹进行入户走访,了解具体需求,制定“N+1”(多对一)帮扶措施。最终在区关工委的协调对接下,在区委政法委、区公安局、新盛镇的共同努力下,去年8月,成功解决了这对非婚生育未成年姐妹10多年无户籍的“黑户”历史问题;该姊妹也被纳入第四批特困儿童“N+1”帮扶对象,每月领取300元生活补贴,如今已持续1年。

 

去年9月,两姊妹的生活补贴汇入了她们人生中第一张以自己名义开办的银行卡中。这样温暖的例子还有很多,在关心下一代工作中,罗江区关工委不再是单独打斗,而是与相关单位打好总体战,帮扶困境青少年的措施和方式上更加有针对性、实效性。

 

“一次性帮扶”到“持续性关爱”

 

一句鼓励的话语,一声暖心的问候,一份小小的礼物,在阳光明媚的春天,开展回访工作的罗江区关工委班子成员给特困儿童们带去了一丝丝温暖。“我们关工委每年4月会对困境青少年进行回访,主要是对受帮扶的孩子和新增的家庭困难孩子情况进行核实、核查,条件有好转的进行帮扶措施调整,条件依然困难的继续实施帮扶。”罗江区关工委执行主任邓华明讲道。

 

特困儿童“N+1”工程有别于罗江区关工委实施的其他关爱项目,它是一个长期性、动态性的帮扶工程。4年来,罗江区关工委实施了4批次为期1年的特困儿童“N+1”工程,共为31名困境儿童提供每人每月200到300元帮扶资金(直接支付到卡),给贫困家庭带去了希望。其中,连续4年受资助的特困青少年有5人,连续3年受资助的1人,连续2年受资助的6人,家庭条件改善得以脱贫的4人,累计发放助困资金12.3万元。

 

“明天工程”特困儿童“N+1”帮扶工程取得明显的社会效果,受到党政领导、基层干部群众、社会各方面的好评。该工程的实施也吸引了德阳市爱心企业的加入,2018年8月,四川同心基金会对该项工程进行了资金捐赠,将持续三年以汇款方式定点帮扶5名特困儿童,特困儿童“N+1”精准帮扶模式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文中所涉未成年人均使用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