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那20多个村组的孩子们……

日期:2021-04-21 11:30:00 来源:本站 浏览:2530次


第九届四川宣传关心下一代新闻佳作

参评作品推荐表

 

作品标题

为了那20多个村组的孩子们……

推荐单位

内江市关工委

作 者
(主创人员)

蒋小琴

编 辑

王莉萍

刊播单位

四川文明网

首发日期

2020年11月25日

刊播版面
(名称和版次)

内江文明网·未成年人

作品字数
(时长)

2120个字

作品评介
(120字以上)
作品充分展示了内江市广大“五老”志愿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奔走在甜城各个角落。在内江市市中区凌家镇(原伏龙镇)大屋冲小学校濒临关闭前,“五老”志愿者一次走访发现,便充分发挥余热、积极作为,挽救了这所小学学校,还给周边20多个村的孩子们就近上学的愿望。
采编过程

2020年11月,内江日报全媒体记者蒋小琴来到大屋冲小学校采访,通过采访土生土长的村支部书记了解到村小原来的艰苦情况,再与现在孩子们的校园环境作对比,发现村小从2017年至2020年发生了巨大变化。得知变化的背后是市中区“五老”志愿者在行动,随即通过市中区关工委联系上“五老”志愿者,详细了解了他们为了保住村小所做的努力后,再次来到村小采访了学生及教师对当前校园环境的满意度,采访结束后,最终成稿。

社会效果

作品展示了内江市市中区“五老”志愿者们发挥余热,本着“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坚定信念,改变了市中区偏远村小的命运,让村小从濒临关闭到校舍翻新,再到师生翻倍,为当地教育事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领导签名:                                 (推荐单位盖章)

 

 

2021年4月21日

超长作品特别推荐,总编辑签字:


为了那20多个村组的孩子们……


发表时间:2020-11-26 09:38:00 | 来源: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内江文明网 > 未成年人

  

1.png 

现代化多媒体教室

2.png 

▲ 认真上课

3.png 

做课间操的孩子们

编者按:

今年是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成立30周年,也是我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成立20周年。其间,我市广大“五老”志愿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奔走城市乡村,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在村小发展、农民创业、贫困儿童帮扶等工作中,都有着他们发挥余热、积极作为的身影。

为此,《内江晚报》特开设“发挥余热‘五老’志愿者在行动”专栏,宣传“五老”志愿者队伍离休不离志,离岗不离党的动人故事。

◇记者 蒋小琴 文/图

11月20日,记者来到市中区凌家镇(原伏龙镇)大屋冲小学校。

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室、健全的体育设施设备、修葺一新的厕所……这所小学从濒临关闭,“变身”为家长称赞、学生争相就读、教师安心教学的学校,离不开市中区关工委“五老”志愿者的辛勤付出,是他们发挥余热,反复实地调研、论证、协调的结果。

连电费都没钱交,

辐射20多个村组的村小濒临关闭

大屋冲小学校修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是市中区较偏远的一所村小,生源辐射附近20多个村组。

现任大屋冲村村支书的陈小平,是土生土长的大屋冲村人,小时候曾在大屋冲小学就读。

“当时学校是石头板凳、石头课桌,冬天上课太冷了,一阵阵凉意从石头上往身体里钻。父母就做了草垫子让我带去学校垫着坐。”陈小平回忆,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学校条件逐渐好转。石头做的课桌板凳,换成了木头的,生源也开始不断增加,最多时平均能达到40人/班。

2003年,大屋冲小学由公办转为民办,只能享受政府给予的公用补贴。“全校一两百个学生,每个人补贴200多元钱,也就四五万元。而学校老师加校长有8个人,就算工资给得很低,学校经费依然十分紧张。”陈小平说,随后由于相关政策规定,民办学校不得再向学生收取任何费用,这就更加导致学校经费捉襟见肘,难以维持日常运营。

由于经费缺乏,学校校舍破破烂烂,却没钱维修,一旦下雨,就是天上下大雨,教室里下小雨;课桌板凳缺胳膊少腿,老式黑板坑坑洼洼,教室里有电灯不敢点,因为没钱交电费;学校里还用着露天旱厕,不仅让人尴尬,也存在卫生安全隐患……学习环境越变越差,学生纷纷转学。

“那几年,是学校最艰苦的时候。但值得肯定的是,就算学生越来越少,老师们依然谨记使命,认真教学,没有放弃剩下的学生。”大屋冲小学现任校长胡刘霞表示,就是那一批师德高尚的教师,用自己的执着,让濒临关闭的学校坚持了下来,让附近的孩子依然能享受就近就学的便利。

为了孩子就近就学,

“五老”志愿者助力村小焕发生机

2015年,市中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五老”志愿者在走访中,发现了大屋冲小学校的情况。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随即开始了持续两年多的走访调研、讨论和报告,最终成功让村小从民办转为公办,让附近20多个村组的孩子不仅能就近读书,还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

退休老干部兰代明就是当初参与调研的一员。2015年,他和其他几位“五老”志愿者在走访中发现,大屋冲小学校虽然是一所村小,但除了接收大屋冲村的孩子外,伏龙镇大田村、彻天寺村、大湾村和龙门镇兰家寺村、尤家沱村以及永安镇多向湾村等共20多个村组的很多孩子,同样在这里就读。

“如果大屋冲小学关闭,到镇中心校读书有七八公里路。坐车需要转两次车,如果没赶上车,需要走路1个多小时去上学。”兰代明告诉记者,调研中了解到,当地80%的村民都外出务工了,将孩子留给家里的老人照顾。“如果没了这所小学,孩子们上学路更远了,老人们接送管理更难了,不仅耽误学习时间,而且不安全因素也增多了。最好的办法,就是小学继续存续,并通过民转公,提档升级,让孩子们不仅能就近上学,还能享受到优质的教学资源。”

然而,民办学校转公办学校,区财政要增加大笔支出,不能随便“开口子”。作为共产党员的“五老”志愿者们,深知这样的调研报告意味着什么。从2015年至2017年间,他们反复多次实地调研,并在区老干局的大会上多次讨论可行性,最终郑重地向区委区政府提交了《关于对伏龙镇大屋冲小学校的调查报告》,建议将大屋冲小学恢复为公办小学,支持地方基层教育。

随后,在原伏龙镇党委政府、市中区教育局、市中区关工委的多方协调、反复论证下,“撤销大屋冲民办校,于2017年9月恢复公办校的意见”达成。

学校一点点变美,

“我们都爱学校”

2017年4月起,在短短90天里,大屋冲小学校园面貌焕然一新:新修了厕所;扩大了操场,安装了篮球架和乒乓球台;教室全部翻新,配置了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设备;此外,还安装了监控,购置了新的教室办公用品等。

2017年,胡刘霞来到大屋冲小学任校长。

“我见证了学校的‘变形记’,知道如今的一切来之不易。”胡刘霞告诉记者,如今学校有98名孩子上学,从幼儿园至小学六年级,均设有班级。学校一直很注重德育和感恩教育培养,致力于让孩子们知道好的学习环境来之不易,要珍惜当下,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面对面貌焕然一新的校园,四年级学生尤宇航说:“学校越来越美,老师都挺好,我很喜欢。”四年级学生邓凯文则说:“学校和镇上其他学校一样整洁美丽,但我更爱我的学校。”

“现在很多家长来跟我说,他们非常高兴把孩子送到大屋冲小学上学,孩子的表现越来越自信,德智体美劳都有发展。”胡刘霞说,孩子们喜欢,家长们肯定,老师们也越干越有信心,相信学校的未来会越来越好。

责任编辑:曾俊